焦點新聞

五術築基與八字初階開課資訊

  【鼎稔學苑開課募集】 五術築基與八字初階 開課時間: 外地採用同步線上遠距上課喔,沒上到課也可以線上補課~ 已經開課,還能報名,把握機會! ,以最經濟實惠的學費來學習「線上」道長的技能; 六堂課,費用2500元。 報名網址: https://forms.gle/LJnmuWE...

2019年10月26日 星期六

繫辭傳雜談07

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先講「剛、柔」二字,其實,就是「陽、陰」,剛為陽、柔為陰。

我們常講「剛日」、「柔日」,就是天干地支屬性為陽的「陽日」、屬性為陰的「陰日」。陰陽的理論對於中國人而言十分容易懂,西洋人要理解就比較難一些,因為如之前的篇章裡我們提過,我們有「生、化」的觀念,而不是洋人直覺中「對立」的「分」,所以我們對「陰陽」的理解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陽極而陰、陰極而陽、陰陽調和、相互化生。

「剛柔相摩」就是如此,「摩」是「互動」、「互相影響」、「互相合作」、「互相轉化」的意思,不只是互相對立、攻擊、消耗(當然,在我們的陰陽觀念之中,這種表現也是包含其中的)。

「陰、陽」的關係是如此的微妙,我們充滿智慧的先祖,做了歸納整理,把陰、陽用符號方式示意,成了「爻」,完整的一槓象徵陽,中斷的象徵陰,排列組合之後,發現會排成八個基本圖案,這八個基本圖案可以象徵極大與極小的具體和抽象的事物,而那就是我們熟悉的八卦圖。

很多人覺得談論陰、陽、太極、五行、八卦...是很道教的、很迷信的、很不科學的,其實這種偏狹的觀念很糟糕,就好比我們若提到因果,就說那是佛教的理論,可是「因果」本來就是存在的相對事實啊!不吃東西就會肚子餓,不洗澡身體就會發酸....這不就因果嗎,基督徒轉述上帝的話:「信我者,得永生!」這是基督教在弘法時特地略去複雜的原因解釋而講述的因果論,那基督教是否也就是佛教?當然不是,所以「因果」的論點不是佛教專利,只不過佛教特別將之重點式的提出闡述。

陰陽太極五行八卦也一樣,是一種很普遍的生活認知,會動的是陽,不動的是陰,會動的要和不動的相互配合來產生一些作用,例如筷子一根是陽,一根是陰,一陰一陽互相配合,你就夾得起菜,刀叉也一樣,切牛排時不就刀動叉不動,叉動刀不動,都一樣啦!這種一動一靜的事物歸結起來,要找什麼當代表咧?找不到,只好用白天大家都在動、黑夜裡大家都靜下來這樣一黑一白的意象概念用圖示表示,就是個太極。

五行、八卦也是,佛家說地水火風四大,跟金木水火土也沒什麼大區別,只不過佛家沒把地底下的金、地表上的土、地面上長出來的木給分析得那麼細緻罷了,而「風」,咱們稱為「氣」,我們認為氣是金木水火土裡頭都有的,所以也就把它包含在裏頭不必說了。

八卦更有趣了,八卦出現是因為那時沒有文字,只好用一些表意的圖案來記錄一些情況,可以說是一種很原始的文字,佛教徒、基督徒可以接受表意的石窟壁畫,可以接受埃及古文、瑪雅圖文、甲骨文、蝌蚪文....就是不敢接受八卦,一碰到就說是異教徒的東西,忙不迭地躲避、逃避,怎麼會這樣呢?八卦的出現比宗教的成形要早許多哪!

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文化的根源,所以一個在血統上純中華本土孕育的道教自然而然在教義上就擁有著這些本來就存在民族DNA裡的觀念,但如果要說陰陽太極五行八卦就是道教才會提的東西,那各位看得懂這一段文字的朋友們你們就把自己給小看啦!

大家講「三陽開泰」的「三陽」是什麼、「泰」是什麼?「一元復始」的「元」是什麼、「復」是什麼?「否極泰來」的「否」、「泰」是什麼?「無妄之災」的「無妄」是什麼?「謙謙君子」的「謙謙」哪來的?「井井有條」的「井井」哪來的?大家一天到晚在講八卦,卻老是要給八卦硬塞個迷信的帽子,何必嘛!?

其實講「八卦」,很常是由太極分兩儀(陰陽)、兩儀生四象(少陽、少陰、老陰、老陽)然後才講到四象生八卦的,不過,我個人覺得,大家對「八卦」的熟悉度比四象還高,我們從從天地、自然的具象角度,來直接由「八卦」講起,日後再來延伸的講回四象,說不定更容易理解些,下一回,我們開始把八卦拿來說一說。

2019年10月19日 星期六

你家中拜的神像,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的載體?

我們廟裡,常有人會將不再繼續供奉的神像送過來,當然,有些是因為環境的客觀因素,住所不適合供奉神像,然而,也有一些是覺得自己拜那尊神像,越拜運勢越差,加上有些親友或「老師」看了他們家的神像之後,告訴他們一些什麼「沒神了」、「邪靈侵佔」一類的話語,嚇得他們不要不要的,趕快送來我們廟裡「處理掉」。

有一些神像有歪、裂、殘缺、髒污的情況,當然會產生「沒神了」的情況,就好像你家中樑彎了、牆垮了、屋頂破洞了,成了危樓,你也不會繼續住在裡面一樣,而沒神明居附的神像,的確容易被邪靈給侵佔附體,但更多越拜越衰的情況,是拜神時的心態不太對。

絕大多數低級神棍的起手勢,就是一進你家門,端詳了一下你家的神像,脫口就是一句「這尊XX已經沒神了」,十個有九個是嚇你而已,不必太在意,因為人嘛,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神棍若是看你聽了那句話之時神情有異,就順藤摸瓜,跟你說:「你是不是覺得『這幾年』做事,『常常』差一點就成事了,但卻就是會『有一些掌握不到的情況』,『就算勉強完成』,還是沒有達成『原先的預期』?這跟你拜的這尊神已經沒神了有關係啊!」然而,冷靜一想就會發現,誰不是這樣呢?什麼事不是如此呢?命中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啊!!!最後一句只是附加上去的引導暗示而已啊!!

只要你的神像本身沒有問題,開光是委請正統師傳的法師進行,平時按照正常的方式敬拜,你的行為沒有過分的偏差,基本上,不會有「沒神了」的情況的,但是!注意,即使神靈仍在,你還是有可能越拜越衰!為什麼呢?在於你每天灌注於神像上的意念!

如果你每天拜神的時候,手持清香,集中了精神,卻總是對神明訴說著充滿了對生活上的人事物的抱怨、哀愁、憂傷、恨意、煩惱的禱詞,這些負面的意識在這個過程裡不斷的灌注進神像之中,那尊神像就不斷的被負能量給充電,神明即使想幫你,被那強烈的負能量衝擊,光是想中和那闇黑能量就損耗許多神威力了,而你一旦養成這種習慣,每當面對神像時,下意識的反射印象就是負面的、黑暗的,還能不越拜越倒楣嗎?

相對的,如果你每次拜神時,都先跟神明報告自己今天遇到了什麼好事,感謝神明的護祐,並且好好的想想那尊神明的慈悲,期許自己的行為也向那尊神明看齊,祈禱神明協助我們也有能力去扶助他人,那就是不斷的在將正能量灌注於神像之中,神明的威力在正能量的推波助瀾之下,就更能發揮,你在面對神像時,也會充滿希望、精神旺盛、開朗光明,哪天真的遇到困難、險阻,跟神明祈求保佑時,也容易得到最有力的神助。

每天,我們道士法師,早晚給宗師香座上香,總是感謝歷代宗師擁護,助我們學道順利、行法靈驗,每次法事前後,我們也會請宗師擁護、感謝宗師護持,每次面對宗師香座,都能感受到正能量充沛所帶來的神奇力量!你也試試看,就從看到本文開始,日後拜神,用充滿感恩、學習、期許、希望的態度來敬拜你家的神明,過不多時,你一定會發現你家的神明容光煥發,連眼神都晶亮了,而且也一定會感受到你的運勢有明顯的提昇喔!

繫辭傳雜談06

繫辭傳: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這兩句話可以很簡單的就字面理解,也可以仔細的去理解延伸出很深刻的哲學觀:「天人合一」。

我們中國人常常講「天人合一」,但是很多人被西方二元觀給影響,把天人合一也給「二元化」了,其實,中國人並不把事物做二元分類,這也是為什麼「名家」在中國的哲學發展之中並不興盛,仔細看看道德經裡的這句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有沒有看出什麼端倪?我們不是「道『為』一,一『分為』二」,這是西洋人的思考方式,而這種思路到這裡就出現了問題,一「分為」二,要再「分」,就要分為「四」,而不是「三」,從「二」要「分」為「三」,就「分」不均了,必須重新捏回來,重新「分」才有辦法「分」成「三」。

我們不一樣,我們是用「生」的,不是用「分」的,用「生」的,我們就可以很容易的理解三元、多元共存性的現實,且不否認二元對立式的存在。我們是創造式的,不是切割式的在思索、面對這個世界,「三」不只是「三」,只要數量一多,事情一有多元性,我們就會從三開始說起,「三人行必有我師」、「三人成虎」、「三顧茅廬」、「三緘其口」、「吾日三省吾身」.....中國人和「三」的關係太深了,「一生二」之後加個「二生三」才接「三生萬物」,那小小的「二生三」三個字牽帶出了整個中華哲學思考的精隨樞紐,實在令人歎為觀止!可惜,這種思考智能在西風東漸之後,慢慢的衰弱了。

「天人合一」,嚴格講,應該是「天地人合一」。那些自然的規律,那些「常」,「在天成象」,在天,遠的就有了日月星辰,近一點的就是雲雨雷霆,再近一些的,就是風霧煙氣了。「在地成形」,在地,則有高山丘陵、淵穴坎澤、江河湖海。「人」在哪?在天地之間,天地從哪算起?人一仰就是天,一俯就是地,從你的腳底那一條線往上算起,都是天,從那一條線往下探去,都是地,人人都是「頂天立地」,每走一步,都頂著不同的天、立著不同的地,只要「定」的位置一不同,就「變化見矣」啊!

訓詁學者說,那個「見」,唸「現」,意思也是「現」,我是覺得沒錯,兩字原本就通假,仔細點說,「現」是較客觀角度,「見」則是較主觀的角度,外在的客觀環境會變動,也得靠主觀的觀察去發覺,而主觀的心境不一樣,不變的客觀也會有不同的呈現。

繫辭傳後面的章節裡,孔子會提到:「天垂象,見吉凶,聖人則之」,呼應了他這繫辭傳開宗明義第一句話的第一結論,並開始講述運用之理,屆時,我們還得回頭來咀嚼一下今天講的這一句話啊!

終於,我們把繫辭的第一句講了個大概,下一回,我們開始來講講第二句:「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

2019年10月12日 星期六

繫辭傳雜談05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接下來講「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先講講「方」這個字。

大部分的解釋是「方向」,可是應該不只如此除了「方向」、「方位」之外,我們先看看「高宗伐鬼方」這一句就知道,「方」還有「國家」的意思。在那個時代,我們應該可以稱為「部落」吧,傳說中夏朝統一了「萬國」,那「國」就是「方國」,就是以姓氏、文化(如採集、農耕、漁獵等主要生活型態)和信仰(有些崇拜星辰如日、月等,有些崇拜植物,如米、麥等,甚至以之為姓氏,有些崇拜動物如熊、鷹、蛇等,最明顯的的就是延續至今的龍鳳崇拜了)為主要群居條件的部落,群居的區域叫做「地方」,有了行政系統、防禦工事的,就稱為「方國」了。

所以「方以類聚」的「類」包含了「米」、「犬」、「頁」,也有書家將「犬」直接寫成「分」的,「米」是穀類,代表「生活習慣」,頁就是「頭」的意思,代表「思考文化」,而「犬」有一說是指「動物類」,代表了「生活環境」,另一說是因為犬最會找同樣血統的夥伴相聚,所以放個「犬」字代表血統群居,有著相近血統、文化、信仰、生活習慣的人,會群居在一起,就是「方以類聚」了。

接下來讓我們理解「物以群分」。既然同類的群居在一起了,就會有生活需求,有生活需求就有資源分配的問題。孔子是讀「周易」的,所以他對卦序的思路也是以周易的排列方式為主去延伸,資源的分配問題我們可以觀察「需卦」和「訟卦」,要避免「訟」的尷尬,就要盡量做好資源分配,因此要「因需而分」,男人有男人的需求、女人有女人的需求,老人、小孩各有各自的需求重點,更近一步說,如「大學」裡說的「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在「類」之中依照不同「群」的需求去分配資源,原本就是很自然的事,即使在現在,許多保留了較原始型態生活型態的少數民族部落之中仍是傾向如此,在一開始時,「物」(資源)是以「群分」的。

而社會結構演變日益複雜,但資源並沒有隨著人類社會演進而相對等比的增加,「物以群分」產生了不平衡的現象,使這種原本自然的狀況產生變化,產生了爭奪、侵略,這時,就會有了「吉凶」的情況了。

接下來講講「吉」與「凶」。

「吉」字的上面是個「士」,下面一個「口」,「士」和「口」各自代表什麼意思很有趣,甲骨文裡的口,就是個方方的形狀,而士是一個三角形,下面接著一個小「H」的樣子。
一種說法說「士」是一個祠廟,立在城郭(口)上,就成了「吉」的樣子,是一個有社會制度的部落之中的重要活動:「祭祀」,而「祭祀」的起因雖未必「吉」,但是「目的」都是
為了「吉」。

我個人比較喜歡另一種訓詁的解釋,說那「士」是個男性生殖器的樣子,古時候的生活條件危險而貧乏,所以男性的戰鬥力與生產力是艮重要的,而以一個家庭而言,添了男丁,代表著家庭、家族的戰鬥與生產力增加,大家會用各種材料,或木或土或玉石,捏塑一個男性生殖器(士)置於祭祀祖先的供桌(口)上,跟祖先報告這件「吉」事,而男人有「士」,所以男人也稱「男士」。

「凶」字也是主要有兩種解釋,一種說法是一個大陷坑,裡面交錯佈滿著尖刺,是一個陷阱的形象,又凶又險。另一種說法是一個大坑裡掉進了一隻大猩猩,爬不出來,在裡頭又急又氣,不救牠任其自生自滅只有死路一條,而要救牠又怕被獸性大發的猩猩所傷,怎麼做都不是,所以為「凶」。

有希望的、可期待的、能獲得好發展的,就「吉」;會受傷害的、難以捉摸的、令人不知所措的,就「凶」。

為什麼「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之後,就生出了吉凶?因為資源是有限的,人的慾望是無窮的,分配不均,就產生爭奪,產生爭奪,就會聚集出利益團體,聚集了力量,就會產生更大規模的爭鬥,也就是戰爭,搶錢搶糧搶娘們!搶贏了就吉,搶輸了就凶,沒有什麼是一定贏的,也沒有什麼會肯定輸,都很自然。

要如何能贏、為什麼會輸?孔子並沒出題目,也沒給答案,只告訴我們,這個輸贏、吉凶、禍福的現象是自然而然一定會發生的,不發生,才是奇怪。

2019年10月5日 星期六

繫辭傳雜談04

繫辭傳: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今天,貧道延續上一回的話題,繼續講講這個「動靜有常、剛柔斷矣」。

上次講到了「常」,其實,不要太鑽牛角尖,就把這個「常」字認知成「普通」、「可理解」、「總是這樣」就行了,例如我們常說的「尋常」,就是古時候的度量單位,四尺為一仞,神鵰俠侶裡面有個裘千尺,還有個裘千仞,就是講這個尺、仞,如果裘家還多生了幾個兒子,可能就會取名叫裘千尋、裘千常了,因為兩仞為一尋,兩尋為一常,你看看人家宮崎駿還把動畫的主角取名叫千尋,挺有學問是吧?尋常、尋常,尋延伸了就是常,這是很普通的事、是可輕易理解的事、總是這樣的事。

我們還會說「平常」,這「平」的意思是不傾斜、哪一邊都一樣,「平常」就是「在這裡也是這樣、在那裡也是這樣,到哪裡都是這樣」,普通的「普」意思差不多,「普」就是沒有太陽、沒了光線,此時什麼東西看起來都是黑黑一陀,通通一樣,就叫「普通」。

所以「動靜有常」,就是說「凡事都有其動靜之理,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極轉靜、靜極生動,動靜之間自然而然的相互搭配,萬事萬物都包含著有動的面向,也包含著靜的面向,這是很普通的情形」,舉個例子吧....吃飯!拿吃飯來說吧,一雙筷子拿起來夾菜,一定是一支動、一支靜的,兩隻都動,很難夾菜,你試試看。菜放到嘴巴裡,上顎靜,下顎動,才有辦法咀嚼,你可以試著吃飯的時候上下顎一起動,應該會腦震盪。

當我們知道了凡事「動靜有常」之後,重要的是要能把這種理解變成面對所有事的態度,這樣,我們在處理事情時該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就容易選擇了,而這,就是「剛柔斷矣」。

如果我們找出甲骨文的這個「斷」字,可以看到一個紡錘,紡錘下面有織品,用三條有結的線來表示,這三條有結的線,就是「糸」、「絲」的甲骨文。而織品是要拿來運用的,所以,要依照不同的目的來取決長度,所以要當被子的話,就織長一點再裁斷,如果要做襪子,當然短短的就要裁斷了,因此,「斷」,其實是「選擇」的意思。而「剛、柔」,不是只有「硬、軟」,還代表了「主動、被動」、「衝突、順從」、「積極、消極」....等等許多的意思,貧道相信,聰明的你一定能舉一反三。

這時,我們瞭解了,「動靜有常、剛柔斷矣」,就是說「天地萬物都有其運行的規律和自然形成的發展與影響,相對的,我們人理解了這樣的狀況,在預期事物應該會有的發展方向後,要能選擇以什麼樣的態度和方式去面對。」

看人家孔子用二十四個字就講完的事情,我們從「天尊地卑」講到「剛柔斷矣」已經好幾千字啦!孔子果然是天下萬代教師的祖師爺,光解釋他老人家講過的話,就能讓當老師的混好幾口飯吃了。